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气象服务 气象科普 气象法规 机关党建 交流互动 天气预报

2019年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场牧草营养成分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19-12-21|来源:综合信息网

【字体: 【打印】

2019-12-21|

      内容提要:2019年锡盟混合天然牧草西部地区粗脂肪、粗灰分、钙和磷含量最高,中部地区粗蛋白、粗纤维含量最高,东部地区无氮浸出物最高。其中,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旗县为太仆寺旗(16.37%)、最低的旗县是乌拉盖开发区(8.51%);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旗县是苏尼特左旗(3.29%)、含量最低为太仆寺旗(1.53%);粗纤维含量最高的旗县为多伦县(40.33%)、最低旗县为苏尼特左旗(29.35%);无氮浸出物含量最高旗县是乌拉盖开发区(44.85%)、含量最低的旗县为太仆寺旗(35.18%)。其它旗县各项营养物质含量居中。

天然牧草作为畜牧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对畜牧业生产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天然牧草的化学成分是影响牧草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是评定牧草饲用价值的首要指标。为了进一步了解全盟牧草营养价值的高低,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分别对全盟十三个旗县市天然草场牧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

一、气象条件概况

2019年天然草场牧草生长季(410全盟平均气温为14.5℃,比历年偏高1.2℃,比上年偏低0.1℃;降水量为261毫米,比历年偏少0.7毫米(降水距平百分率0.3%),比上年偏少89毫米(降水距平百分率34%);大风日数27.2天,大部地区比常年偏少8.4天,比上年偏少4.6天。

3、土壤水分

2019年锡盟地区天然牧草生长季内土壤水分变化主要特征为土壤墒情大面积偏差,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中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土壤水分状况不佳,并出现持续重旱。干旱持续时间主要发生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对牧草的营养成分积累极为不利,造成一定的影响。虽在天然牧草生长末期,全盟土壤墒情略有改善,但对牧草的生长作用很小。受此影响,全盟天然牧草产量偏低,以东部地区东乌珠穆沁旗和中部地区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北部较为严重。

二、天然草场牧草生长季监测现状及评述

1、春季气象条件对牧草返青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9年春季(35)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与常年同期相比,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偏少,其余地区偏多;土壤墒情较好,光、热、水匹配较适宜,有利于天然草场牧草生长发育,牧草长势好于去年同期。

 

初春大部分地区土壤水分正常或较好。2931日出现降雪过程,土壤墒情有所增加。季中、季末除西北部分地区土壤墒情略差外,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天然牧草的返青以及返青后的生长发育。

2、夏季气象条件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9年夏季(68)全盟平均气温偏高,比去年偏低。季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10%。各月降水分布不均,6月偏多11%7月偏少30%8月接近常年。

6月末全盟土壤墒情东北部、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较好,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墒情较差。

7月末东乌珠穆沁旗西部、阿巴嘎旗中部、锡林浩特市北部、二连浩特市土壤相对湿度较差,出现干旱,其余地区较好。

8月末全盟除中部偏北地区和西部偏西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偏差外,其余大部分地区正常或较好。

夏季末牧草高度除正镶白旗、锡林浩特市、多伦县、太仆寺旗比去年同期偏高或持平12厘米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偏低321厘米;牧草产量除锡林浩特市、多伦县、太仆寺旗比去年同期偏高162335Kg/hm2外,其余地区产量偏低4095740Kg/hm2

季中(7月)降水偏少、高温天气偏多是影响我盟今年牧草产量形成和长势的主要因素。受此影响,我盟中北部、西部部分地区和东部偏西北地区牧草长势和产量偏差,其余地区(东部和南部)产量和长势正常或偏好。根据天然牧草生长状况和卫星遥感监测综合分析(图4),2019年锡盟天然草场地上净生物量(干重)总计为137.7万吨,比去年同期减产70.4%,大部分地区天然牧草生长状况差于去年同期。

3秋季气象条件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秋末天然牧草已黄枯,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多,土壤水分条件正常,但对牧草的生长基本不起作用

4、旱情不利于天然牧草营养积累

 

锡林郭勒盟西部、北部大部以及东部部分地区天然牧草受干旱影响,旱情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同时不利天然草场牧草营养成分的形成

三、天然草场牧草营养成分分析

2019年锡盟混合天然牧草中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旗县为太仆寺旗(16.37%)、最低的旗县是乌拉盖开发区(8.51%);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旗县是苏尼特左旗(3.29%)、含量最低为太仆寺旗(1.53%);粗纤维含量最高的旗县为多伦县(40.33%)、最低旗县为苏尼特左旗(29.35%);无氮浸出物含量最高旗县是乌拉盖开发区(44.85%)、含量最低的旗县为太仆寺旗(35.18%)。其它旗县各项营养物质含量居中。

 

天然牧草营养成分随地理分布及生态环境的不同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别(表2)。西部地区粗脂肪、粗灰分、钙和磷含量最高、中部地区粗蛋白、粗纤维含量最高,东部地区无氮浸出物最高。

四、生产及生态建设建议

科学合理配比牧草各种营养物质比例对家畜正常生长发育、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盟传统单一的天然放牧方式已不能满足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程度放牧、结合精细化舍饲是发展优质高效现代草原畜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建议广大牧民和相关单位掌握按照家畜不同生长阶段,根据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科学合理配比饲料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