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气象服务 气象科普 气象法规 机关党建 交流互动 天气预报

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 各地气象部门积极做好气象服务

发布日期:2019-03-22|来源:锡盟气象局

【字体: 【打印】

2019-03-22|

  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关键期。受气温大幅回升、有效降水少、积雪面积显著偏少、大风天气增多,春耕生产、造林整地、旅游踏青等因素影响,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 

  森林火灾发生离不开森林可燃物、气象条件和火源。而在气象要素中,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风等因素对于林火的发生有明显影响。各地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加强与林业等部门的合作,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立足于“早” 

  加强监测预警 防火于未“燃” 

  针对严峻的森林草原防火形势,黑龙江等地气象部门立足于“早”,提前进入森林草原防火期工作状态,提早部署森林草原防扑火工作。

  黑龙江省气象局提早加强部署,2月中旬就制作发布了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并制作春防决策服务材料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省人影办的两架人工增雨飞机在2月下旬就进入“待命”状态,随时准备飞赴大兴安岭林区开展人工降雨作业降低森林火险。为确保森林生态安全,黑龙江省气象局构筑了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一体化的森林防火气象服务体系,实时监测全省重点防火区域。省气象台自主研发的森林火险气象服务业务平台,采用多因子综合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可灵活根据不同天气背景调整因子参数,计算未来三天全省各市、县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及时服务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和相关部门。该平台还可以显示实况气象数据和细网格模式数据,估算火情面积和受灾面积,制作并发布预报预警,实现森林防火“智能化”。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建成了黑龙江省森林草原火灾遥感特色应用系统,能够实现遥感资料接收和处理的实时化和准实时化,使得卫星遥感监测和评估产品的准确性、时效性、精细化程度显著提高,能满足全省森林草原火灾的业务服务和监测评价需要。

  加密产品制作 优化平台功能 

  服务林业防火等部门需求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基于“内蒙古森林草原防扑火系统”,根据服务需求,每日加密制作发布未来5天的全区火险等级预报产品,每周日为应急减灾厅提供未来一周火险等级预报;充分发挥多源卫星数据在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评估当中的重要作用,将高时间分辨率的FY-4A数据等衔接到“内蒙古森林草原防扑火系统”当中,时间分辨率达到5分钟/一次~10分钟/一次,大大提升服务效率。除此之外,气象部门还针对内蒙古森林草原可燃物监测站点少、防扑火形式严峻等特点,专题优化“融合多源卫星数据的森林火灾精细化评估”“融合多源卫星数据森林草原火情自动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及“建立林班尺度森林防扑火辅助决策数据集”功能模块,满足各基层林业、防火管理部门的服务需求,为实现林斑调查数据与森林火险等级深度融合和应用衔接,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有的森林防扑火资源,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为林斑小尺度防扑火快速精准定位提供新的思路。

  及时发布预警 做好应急保障服务 

  针对入冬以来多地发生森林草原火情的情况,四川省凉山州气象部门加强对天气演变和旱情发展的监测,密切监视天气演变形势,及时发布森林草原火险气象预警,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从2019年1月至3月20日,凉山州气象部门共制作森林火险等级预报68期、人工增雨专题天气预报2期,针对雷波、木里、盐源、冕宁、喜德等地的森林火灾制作森林火险专题8期。州气象局还派人驻扎在喜德县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月19日,云南省昭通气象部门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并发布最高等级的森林火险预报,全市共发布预警14次。监测资料显示,预警区域内七县(区)均出现了瞬时风力8级以上灾害性大风,彝良个别地方出现了森林火点。由于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提前了6~24小时,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林业部门提前逐级落实森林防灭火监管责任,没有更大范围的森林火险出现。

  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 

  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的有效手段,山东等地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3月19日夜间至20日上午,山东省自西向东出现一次降雨过程。山东省各级人影部门,密切监视天气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寻找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山东省人影办、青岛市人影办分别利用空中国王350、运-12飞机,于19日夜间至20日上午,在鲁南、鲁中南部和半岛地区共组织飞机增雨作业3架次,累计飞行7小时20分;菏泽、济宁、聊城、日照、临沂、青岛、泰安等市共组织开展地面增雨作业85轮次。在人工增雨和自然降水的共同作用下,作业区普降小到中雨,此次降水对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极为有利。

           

             图为3月19日,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区实施人工增雪。齐振洋 摄 

  深化部门合作,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需要气象、林业、应急、公安等多部门齐心合作,才能形成防灾救灾合力。在山西,省气象局与省林业和草原局深化部门合作,建立联席制度,强化预报会商、信息通报、协同应急等合作机制,并完善了省、市两级森林火险等级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省气象局充分利用FY-3号系列卫星等历史资料和实时监测数据等监测火情,第一时间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传送到各有关负责人手中。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作为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检查,对存在风险较高的重点林区以及重点区域进行森林草原防火管理、队伍建设、装备配备、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检查,共同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2019年春季以来,山西省气候中心监测到全省累计疑似火源热点168次,及时通报属地政府,为政府组织防火灭火争取了宝贵时间;1-3月份,各级气象部门通过省市一体化预警平台发布大风预警信息,各级政府根据大风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到防火监测点,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防控,避免森林火灾发生。

  在湖北宜城,市气象、林业两部门联动合作,全力做好春季森林防火预警预报服务工作。市气象局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利用卫星和雷达图严密监视森林火情,加强对春季大风、沙尘等灾害性天气和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研判和评估,提供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向风速实况信息,以及雷达产品、卫星云图产品和森林防火气象服务专报,为森林防火部门提供决策服务。气象与林业、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有效信息共享和联合会商机制,滚动发布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预报;配合林业部门做好森林防火科普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农村大喇叭等渠道普及防火知识,并在气象决策服务短信中发布森林防火提示。

  在四川凉山,气象与消防、林业、公安、林场、农牧、广电、交通、财政、民政、应急办、电力等十余个单位加强合作,共享气象信息。从3月4日起,每天进行全州会商,通报火情和野外用火管制情况。

  在云南昭通,气象部门按照“内响应、外联动”机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精细服务,与林业部门开通了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各类决策气象信息和灾害预警信号可通过短信、电话、新媒体等方式“点对点”快速送达。2月28日13时,昭阳区靖安镇大坪子村五组小地名煤灰坡发生较大森林火灾,火场总面积22.4公顷。昭阳区气象局提前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并加强和昭通市气象台会商,及时告知森林防火指挥部等部门未来天气情况,以及大风防治建议和火险等级。区政府根据气象部门的未来天气趋势和建议,果断决策,于深夜组织扑火人员在火场开挖了3条隔离带2500米,火势得到有效控制。3月1日1时10分,所有明火全部扑灭。

                  (张恒翀 袁长焕 余亚庆 那顺 吴星霖 张秋晨 周雯 周雪梅 李德冬 武雅丽 李晨光 陈国华)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