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一线】宁乡:“零伤亡”背后的付出
2013-07-05|
339.5毫米!这是湖南省宁乡县双凫铺镇6月26日15时至27日15时的降水量,突破了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日降水量极值。面对罕见的特大暴雨,宁乡气象人没有胆怯,没有退缩,他们用准确的预报、及时的预警服务为“零伤亡”付出努力。
“预计26日下午至27日全县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要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灾害。”6月25日,正当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着闷热难耐的桑拿天时,事关此次暴雨过程的《重要天气专题》已呈至县委、县政府领导案头。
县气象局的“预言”和建议都被决策部门采纳,紧随准确预报之后的是及时有力的应急、有条不紊的调度以及行之有效的避险。
按照气象人“追踪”到的时间和轨迹,暴雨开始一点点酝酿、成形。26日15时左右,乌云滚滚、雷声阵阵,宁乡县降下暴雨,县气象局启动暴雨Ⅲ级应急响应;16时,暴雨橙色预警拉响;18时,暴雨红色预警响起;20时,县防汛办启动防汛Ⅰ级响应,要求各部门做好抗大洪、抢大险的各项准备,确保群众安全。
雨越下越大。“您好,我是县气象局预报员,双凫铺镇一小时降水量达97.8毫米,极易引发内涝及地质灾害,建议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巡查。”26日傍晚,“80后”预报员孙潇棵拿起电话,一个接一个地向各应急联动单位负责人通报最新降水情况。这边是电话一个接一个打出去,另一边是一个又一个地耐心接听,一小时接听和拨打几十次,值班室的电话已经开始“烫”手了。
为了把暴雨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宁乡县气象局推出多种贴心服务。数日间响不停的“96121”电话,刷不停的气象信息员QQ群消息,不断更新的LED大屏幕,无不体现了宁乡气象人贴心、周到的服务。
每六分钟更新的雷达资料、半小时演变的云图、一小时刷新的降水量……近48小时的值守,气象人忘记了疲惫,只有一双双熬红的双眼和一叠叠详细的资料诉说着他们在这个不眠之夜的工作。
100毫米、200毫米、300毫米……在防汛最紧张的时候,县气象局局长戴科良密切注视着天气变化,追寻着造成灾害性天气的蛛丝马迹。副局长张果军带领相关工作人员,三次冒雨奔赴乡镇调查灾情。在大暴雨的那个晚上,为了及时、准确地记录气象资料,观测员毛宇和同事杨飞顾不得打伞,冒着可能遭雷击的危险,一次次到观测场观测气象数据。
27日下午,县委办公室主任、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陈永高和县纪委书记胡德强等5位领导,冒雨赶到新建成的县气象预警中心,把防汛会搬到了预警中心会商室。
“气象部门的及时准确预报和科学预测预警,为防汛抗洪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你们把防汛减灾当成自己的事情,和人们群众保持一致,在全县带了个好头!”胡德强说。
截至27日8时,全县大部分乡镇降水量超100毫米。在灾害发生前,该县1987人成功转移,无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