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撑起防风挡雨的保护伞
2014-06-13|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钟颖婷
5月的浙江,雨水格外丰沛。13日夜里到14日,金华市武义县普降大到暴雨,过程最大雨量达77.9毫米,为此,县气象台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武义县新宅镇农办主任、气象协理员王宣怀收到预警信息后,多次致电气象台进一步了解雨情、雨势,以及对新宅镇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迅速将气象预警信息通过电子信箱、电话、短信等多种渠道转发出去。5月14日晚,王宣怀彻夜值守岗位,积极参与应急联动,转发气象预警信息10余次,并及时向武义县气象局反馈实时雨情和灾情信息。
现在,作为气象协理员,王宣怀应对暴雨的经验可算丰富。2009年,在武义县气象协理员队伍初建之时,刚刚走马上任的王宣怀就碰上了当年“7·21”短时特大暴雨。
“那是下午两点多,我刚刚上班不久。坐在办公室里就看见窗外乌云集聚,很快雨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落了下来,砸得玻璃窗劈啪作响。当时没有经验,以为就是寻常的午后雷阵雨。但雨越下越大,积水越来越深,接到气象台的预警电话后,我以最快速度将预警信息发送到各村。那场大雨伴随着大风,把树吹倒了,砸断电线,全镇进入停电状态。”时隔多年,回忆起第一次履行气象协理员职责,王宣怀记忆犹新。“尽管我以最快的速度将预警信息传播了出去,但还是造成人员两死一伤。那时,我第一次觉得气象协理员的工作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使命神圣、责任重大。”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表情有些凝重。
从此之后,王宣怀积极参加武义县气象局组织的各种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认真阅读气象防灾科普书籍,深入了解新宅镇气候特点及易发气象灾害,重点研习易发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几年来,仅培训心得他就写满了一个厚厚的本子。空闲的时候,他就会带上那个本子,拜访各村信息员,与大家分享他的心得。在他的带动下,新宅镇村信息员掌握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越来越多,投身气象防灾的热情也更为高涨。
“宁可十次扑空,也不能有一次放过。”面对每一次天气预警,王宣怀始终这样告诫自己。在他的参与带动下,新宅镇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2013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他本人也先后多次获得浙江省优秀气象协理员、梅汛期服务先进个人、武义县气象防灾减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这份工作让我感到骄傲。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丰富完善自己,把协理员的作用发挥到位,同时也希望气象部门进一步提高预报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我们上下联动,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对未来的工作,王宣怀依然充满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