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气象服务 气象科普 气象法规 机关党建 交流互动 天气预报

国家气象中心科技人员赴河北粘虫害区调研

发布日期:2012-08-19|来源:气象局

【字体: 【打印】

2012-08-19|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王纯枝报道 7月中下旬以来,我国东北、华北地区降雨频繁使大量粘虫随风雨集中迁入和为害作物,其发生面积大、范围广、密度高,对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国家气象中心近日派出两个调查组赴粘虫重发区进行灾情调查。

  8月16日,由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吕厚荃主任带领的调研组,联合河北省气科所和廊坊市气象局相关农业气象专家前往廊坊地区(廊坊广阳区和固安县)进行实地虫情调研,并会同当地农业专家分析虫情对农业的影响。

  调查组在廊坊市区东部广阳区北旺乡和固安县大留村玉米田看到粘虫为害的地块玉米下部叶片几乎被吃光,但功能叶完好,对玉米产量影响有限。据廊坊市气象局提供的粘虫重度为害玉米田视频灾情触目惊心,部分地块玉米仅剩光杆,功能叶片被蚕食,致使玉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将造成严重减产。粘虫为害轻度的田块,玉米下层叶片和杂草被“扫光”,反而增加了玉米田通透性,利于玉米通风透光进行光合作用,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附近粘虫未光顾的田块,玉米长势良好。

  据悉,河北省已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地面人工与空中飞机相结合的立体防治措施,使虫情得到有效控制。此次调查地区粘虫为害田块均为点片小范围发生,无大范围连片受害现象,大部分玉米田块未受到粘虫为害。此次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后期灾害影响评估和跟踪服务奠定了基础。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积极开展服务,自今年秋收作物播种以来共发布农业病虫害预警信息7期次。特别是针对北方粘虫的发生情况于8月9日联合农业部发布了农林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指出北方三代粘虫和马铃薯晚疫病将中等至偏重发生需加强防控,并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节目发布,提醒相关部门与种植农户提高警惕,抓住时机进行有效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