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气象服务 气象科普 气象法规 机关党建 交流互动 天气预报

真干事 干实事——保定市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走笔

发布日期:2014-06-19|来源:气象局

【字体: 【打印】

2014-06-19|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河北省保定市气象局接地气、听呼声、解民忧,用真心去赢得民心。

  真干事:调查研究也是生产力

  “我来听听你们对气象工作的感受。”最近,保定市气象局把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与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相结合,领导班子带队奔赴各县市局检查指导农业气象工作,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座谈,面对面地“听意见”,实地走访了解群众最直接的需求。

  “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雹灾,最希望的就是把雹子防住!”“七八月份能不能发一周的天气预报?这对林果浇水有指导意义。”“温室大棚对天气特别敏感,尤其需要关于大风的气象信息。”“我们需要实惠的气象短信,朴实易懂的数据就行了,不要诗词歌赋。”“能不能增加炮点?”……在座谈会上,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种植大户、林果大户、农技人员真正聊“开”了,纷纷对气象服务提出需求。

  “要把种植大户也纳入农业气象服务专家联盟。有实践经验、紧密联系实际的‘接地气’的专家是服务过程中急需的。”“瓜农关注的是各时节病虫害及温度、风力预报,生产砖窑者侧重了解降水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机电行业对雷电防护提出更高要求。气象服务对于各行各业都很重要,但对于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应该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在调研中,“边学边查边改”的务实之风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调查研究也是生产力。”在听到基层“原生态”的声音后,保定市气象局局长刘玉虎坦言,“只有深入基层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才能掌握客观实际中的实事,才能真正干好实事。”

  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目前,保定市气象局已完成对全市范围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摸底”调查,统计出446个新型农业主体的基础信息,确定了23个重点服务对象,涵盖大田、林果、设施等多个方向共24种作物,将其全部纳入集约化、订制式直通气象服务数据库。下一步,该局将通过明确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流程、建设保定农业气象订制直通微信平台等,切实保证集约化、订制式直通服务工作顺利开展,让老百姓的需求得到满足。

  干实事:让服务对象满意

  “温度6.9℃,湿度36.2%,风向静风,风速0.0米/秒,气压933.5百帕……”今年4月6日,保定市阜平镇与天生桥镇交界处发生森林火灾。阜平县气象局得知消息后,立即启动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赴火灾现场进行气象服务保障,安装调试应急保障观测设备,采集整理现场气象数据,每5分钟记录一次风向、风速,每小时记录一次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经过107个小时的坚守奋战,火势得以有效控制。4月11日,老天爷仿佛被气象人的坚守打动了,全县范围内出现降水天气。市气象局协调组织7个县局的车载火箭到火灾发生地不老树村进行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彻底消除林火复燃的可能性。

  “市气象局提供信息及时,保障工作很有力。”“准备充分、研判科学、把握时机、主动工作,增雨效果明显。”保定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俊岭接连作出批示。

  “这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生动的一课。”在倡导全局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学习会上,市局纪检组长刘小国说:“阜平气象人用行动印证了学习成果。如何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是要像焦裕禄那样对待群众、对待事业,做人民的好公仆。”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保定市气象局时刻考虑百姓需求,将公共气象服务提质增效与气象社会管理履职落地两个专项行动作为“自选动作”,着力打造让服务对象更加满意的气象工作格局。

  当前,该局正在全局范围内开展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梳理工作内容、规章制度和标准流程,将百姓需求转化为工作要求,建立与实际工作相匹配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该局在全市组织开展以“抓管理、提质量,强基础、促转型”为主线的“综合气象业务质量年”活动,把提升业务质量作为宗旨目标,把握管理机制、业务流程、质量考核、评优奖惩、人才培养、政策支撑等几个重要环节,通过实实在在的业务指标和活动效果,检验气象业务和管理工作的优劣。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快保定气象现代化建设、推进保定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刘玉虎说,“通过工作反思‘四风’问题,使气象工作更加‘接地气、贴民意’,最终目的就是为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让老百姓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