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气象服务 气象科普 气象法规 机关党建 交流互动 天气预报

台风接踵而至 服务迎难而上——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连续迎战台风

发布日期:2012-08-28|来源:气象局

【字体: 【打印】

2012-08-28|

   一个月来,西北太平洋出现罕见的台风聚集爆发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先后有8个台风生成,除“鸿雁”外,其余七个台风都对我国造成或即将造成重大影响。

  7月24日,“韦森特”以台风的级别登陆广东,率先拉开战事。8月2日、3日“苏拉”、“达维”在24小时内先后登陆我国东部沿海,“达维”竟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长江以北的最强台风。紧随其后的“海葵”正面袭击华东地区,浙江、安徽、上海、江苏深受其害,“启德”不甘落后,近海快速增强又以飘忽不定的移动速度干扰视线,最终登陆三次,给广东、广西带来风雨影响。目前,“天秤”正准备再次绕回台湾,“布拉万”也将从我国东部海域北上,每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台风都给气象服务带来极大挑战。

  有的放矢 不打无准备之仗

  台风服务一直是汛期服务重中之重,为了做好今年的台风服务,气象服务室提前建立影响我国台风基本要素资料库,并收集和整理好历年来与之对应的决策服务材料,为今年便捷快速地制作好台风相关的决策服务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针对今年登陆的台风多且风力都比较强的特点,专门成立了应急工作气象小组,提前制作台风大风图的地图模板,沿海岛屿的风力显示效果更加明显。同时,第一时间将台风实况监测和预警预报信息发送给有关部委,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效建议和决策参考。

  超常规值班制 联防台风登陆时

  今年的台风不但产量惊人,登陆我国的也很多,一个月内有6个台风先后骚扰,几乎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扫荡了一遍。由于登陆时间密集且集中在夜间,气象服务室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仍然增加了夜班应急岗位,确保了第一时间对外提供台风登陆信息。并且在台风应急期间,所有值班岗位人员都提前上岗,以便及早制作报送最新实况预警信息。

  高频次应急服务 决策效益显著

  7月28日以来,气象服务室就进入超长期的台风气象服务中,为了应对层出不穷的台风,主动增加材料撰写和报送频次。据统计,截至8月27日,气象服务室共制作决策服务材料超过60期,平均每天撰写的决策材料2期。其中,《重大气象信息专报》11期,《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快报》21期、《两办刊物信息》33期。

  人少任务重 公众服务不懈怠

  在做好决策服务的同时,公众气象服务也在密切关注台风动向,通过微博高密度发布台风定位、预报、风雨实况以及科普信息。自7月28日以来,中央气象台发布微博上百条,新浪微博粉丝数从9万8千上升至11万5千多,积极与网友进行互动。其中,“江苏!山东!请严防达维”被转发评论1151次、“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被转发评论974次。通过微博解答网友疑惑,“中央气象台台风预警标准” 一条内容被转发评论437次,很好地普及了台风防灾减灾知识。

  到8月27日,气象公众服务方面已撰写《每日天气提示》62篇,专稿18篇,稿件被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广泛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