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气象服务 气象科普 气象法规 机关党建 交流互动 天气预报

畅通信息渠道 整合人员力量贵州清镇市推进乡镇气象站建设

发布日期:2015-09-17|来源:锡盟气象局

【字体: 【打印】

2015-09-17|

   8月18日,贵州省清镇市迎来当月最大暴雨,最大降水量107.9毫米。

  “犁倭镇有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8个疑似地质灾害隐患点,2个水库。18日那天,如果我们不是从气象站获知气象预警信息,提前转移了80多人,后果不堪设想。”对这次暴雨,犁倭镇党委书记廖斌将功劳归于气象站。

  当地从去年开始推动建设的乡镇气象站是以现有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站为基础,由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气象局双重领导,涵盖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信息服务传播、设备维护等职能的基层气象服务机构。在汛期,气象站在传播预警信息、帮助群众转移等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今年6月22日夜间,麦格乡迎来强降水天气。气象站接到强降水天气过程气象预警信息后,迅速传播信息,与麦格乡麦格村、小靛村村干部帮助位于山体滑坡隐患点的4户人家迅速撤离。“如果没有村干部和气象站工作人员的帮助,我们家现在可就遭殃了”。村民孙大荣回忆说。

  “清镇市冰雹、暴雨、雷电等灾害发生频率高,且强降水一般发生在凌晨。仅依靠县里的气象工作人员开展预报预警服务、反馈气象观测信息和受灾情况,力量远远不够。”清镇市气象局局长周暤介绍说,“于是我们进一步发动全市11个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站的人员力量,使其参与到日常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

  在贵阳市气象局和清镇市政府支持下,气象站建设逐步推进。其功能包括人工影响天气增雨防雹作业点,气象及农业气象监测点、气象信息服务传播点,直通式为农气象服务及农经信息服务点,并确定了固定场所、信息设备、责任人员、定期活动、管理制度等内容。“各乡镇配备有一名站长和一名副站长,除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外,他们还承担传递信息、与政府沟通联络、收集灾情、反馈监测信息等工作,同时参与气象装备维修。乡镇政府制定了管理制度,部分乡镇将所属气象站纳入乡镇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管理。这样,市气象局与乡镇政府的联络、叫应基层信息员、天气现象观测、灾情调研、装备维修等都可由气象站承担,预警信息传播更通畅了,工作也不再忙不过来了。”周暤说。

  刘应平是2013年到新店镇炮站工作的,去年他参加了气象科普宣传、防雹作业、气象服务等方面的培训,现在已经成了“多面手”。他记忆起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去年5月中旬的一场暴雨,新店镇连下两天,降水量超过200毫米。凭着培训得到的知识,他自如地应对了严峻的形势。“在这次天气过程中,我向乡镇、村的负责人发布预警信息100多人次,电话叫应20多人次。虽然镇上受灾了,但无人员伤亡。”刘应平说道。

  许仍祥已经在清镇市气象局工作20余年,从事地面观测工作,县级气象部门综合改革实行一岗多责后,他不仅要做地面观测,还负责全市200套大喇叭、73块显示屏、30个自动站的维修维护。许仍祥说:“刚开始感觉力不从心,实现资源整合后,一旦要同时开展地面观测和设施维修工作时,我就将维修工作转交当地炮站人员,并通过电话加强指导。如今炮站的工作人员越来越能胜任这项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