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气象服务 气象科普 气象法规 机关党建 交流互动 天气预报

麦田“火烧连营” 温高风疾需加强夏管

发布日期:2015-06-17|来源:锡盟气象局

【字体: 【打印】

2015-06-17|

   6月9日,山东、河南大面积麦田起火,临近收割的小麦全都化为灰烬。6月11日,在山东省火灾最严重的巨野县太平镇史庄村,上千亩土地一片焦黑,田垄间散落着烧焦的麦粒,空气中还有一股烟味,一些村民正在烧毁的土地上砍掉残存的麦秆。

  “我们家也有几亩小麦被火烧了。”在田间地头,史庄村村民史士合介绍说,当天下午3时左右,大火从西南方向燃起,加上当时是西南风,风力非常大,火势蔓延很快,来不及找水浇火。而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一时间大火已蔓延至上百亩,直至路边沟和杨树林才得到遏制。尽管不少村民和镇干部奋力扑救,但大火还是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火情蔓延较快,主要是因为风比较大。加上近期天气比较热,加大了麦收区的火灾风险。”巨野县气象局工程师黄翠菊说。据介绍,自5月份以来,该县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特别是6月6日县气象台发布了高温预警,部分乡镇最高气温已经超过了37℃。记者看到,在县气象局制作的麦收期间7天滚动预报中,明确提到了预防高温、预防火灾的提示。

  灾情发生后,巨野县委、县政府迅速组织民政、农业、气象、消防、公安等部门对灾情原因进行核查,初步判断:最近几天气温持续升高,小麦已完全成熟,麦穗及秸秆非常干燥,加之种植密度高,风力大,秸秆相互摩擦最后导致自燃。在风力作用下,火势大面积蔓延。

  同样,在河南,温高风疾也使得多处麦田遭遇“火烧连营”。6月9日,据安阳市滑县四间房村民说有人将烟头扔进地里引燃麦田,加之自麦收以来,滑县温度持续偏高,空气相对湿度较小,风速偏大,造成麦田“一点就着”,并迅速蔓延开来。气象监测数据显示,6月9日滑县最高气温达到36.6℃,最大风速为11.8米/秒,达到6级,且空气异常干燥,相对湿度仅为20%。

  记者从河南各地农业部门获悉,自麦收开始以来,不仅仅在滑县,濮阳、商丘、周口等地也发生了多起麦田着火事件。

  6月6日,周口市太康县杨庙乡辛庄村的一块麦田里,村民辛炳祥正捧着一堆麦灰欲哭无泪。原来是一辆正在作业的收割机,不小心撞倒了麦田中的高压线杆,高压线路短路擦出火花落在麦田,引发火灾。大火迅速燃起,火借风势,迅速向北蔓延,一个小时后,大火烧光了该村的100多亩麦子。

  目前,我国麦收区由西南向北已推进至河南北部、山东南部一带,全国冬小麦已收获5成,北方冬小麦处于收获高潮阶段。虽然天气晴好,有利于收割,但由于部分地区温度较高、风速较大,加上夏管不当,不少麦收区出现火情。

  据6月11日13时40分“风云三号”B星监测数据显示,河南省、安徽省有多处火点,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北部、平顶山市东南部,安徽省淮北市。同时,上述火点上空有烟雾自西向东方向扩散。近期河南、安徽北部的大范围地区地表温度较高,其中河南中南部部分地区地表温度达60℃。

  专家提醒,近期河南、河北、山东部分麦收地区仍将持续高温低湿天气,局地大风比较活跃,各地应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尤其是夜间管理和田间周边管理,加大火灾隐患排查力度。同时,一旦发现起火现象,除了及时扑救外,还要做好火灾隔离并迅速拨打消防部门电话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