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3】国外天气气候事件之陨石雨
2013-12-10|
编者按:
12月3日,2013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正式启动。从今日起,中国气象报(网)将围绕备选事件,连续组织刊发系列科普解读文章,为公众介绍国内外入选的天气气候事件相关背景、事件背后的故事及带来的启示等。
入围事件
天外来客造访?
中国气象报记者史一卓
浩瀚的宇宙,在广袤的银河系中,许多已知和未知的星球周而复始地运行,在大多数时间里,大家各行其道,相安无事,但这按部就班的平静却偶尔会被一些“疯狂”的石头所打乱。
当地时间2013年2月15日9时许,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就遭遇了这些“天外来客”。据目击者介绍,在撞击事件发生前,一个发出刺眼亮光的不明飞行物拖着长长的白烟从天空划过,并伴有轰隆隆的声音。后经俄罗斯联邦宇航署的分析,确认这是一颗陨石。陨石触地时引发了爆炸,它的爆发震碎了数千户人家的玻璃,并造成1600多人受伤。当地的学校和幼儿园也因为这场“陨石雨”而停课。俄紧急情况部估计,陨石坠落造成的损失为4亿卢布,约合1300多万美元。
这次撞击事件毫无征兆,虽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也着实引发了人们的恐慌,如何“保卫地球”也成了各国热议的话题。那么,“天外来客”为何会撞击地球?类似事件到底能不能提前做出预警?在撞击事件来临时,人类是不是只能被动地听天由命?
地球以外运行着大量小型物体,很多与地球擦肩而过,引起虚惊,也有少数会造访地球。目前,已知有数千颗小行星的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汇,如果小行星与地球运行到同一轨道,就会发生碰撞。小的流星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会燃烧殆尽,大的陨石坠落接触地面之前,在空中就会爆炸。爆炸会产生强烈的冲击波,从而带来损害。
北京天文馆馆长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从天文学的角度讲,此次发生的事件并不算罕见,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事件发生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并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类似此次小天体迫近地球的事件国内外已多次监测到,它们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空间天气的一部分,各国的科学家和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制订应对这种威胁的对策。
11月8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有关车里雅宾斯克州的陨石撞击事件的研究,内容包括陨石的来源,其天体运行轨道和此次事件的损害评估等等。同期《华盛顿邮报》发表的文章也指出,据科学家的研究,类似这种陨石撞击地球事件今后发生的频率会比之前科学家们认为的要高出四五倍。
“把来袭天体推离轨道”,这听起来是天方夜谭,但真有科学家做出了大胆的设想。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菲利普·M·卢宾及其科研团队就发布了一套应对天体威胁的方案。原理是把太阳能转化成具有破坏力的激光束,射向来袭天体,让天体运行轨道发生偏离,甚至直接让天体“蒸发”。一些研究人员认定,这一方案所需基本技术组件已经存在,只需开发技术,按比例放大这些组件即可。
超强风暴前的成功避险
中国气象报记者徐文彬
10月12日,北印度洋台风“费林”在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登陆并带来强降雨,登陆时风力达17级,平均风速超过200公里/小时。近100万人提前转移避险,创疏散人数纪录。成功的预警加上及时疏散民众,有关各方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热带气旋“费林”生成于孟加拉湾,并于当地时间10月12日21时左右在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的高帕尔普尔登陆。卫星图像显示,登陆前这一热带气旋几乎“塞”满整个孟加拉湾。印度气象局说,“费林”登陆时风速达到每小时200~210公里。中国中央气象台10月12日18时发布监测报告,将“费林”定为“超级气旋风暴”,相当于超强台风。美国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英国气象局和伦敦“热带风暴风险”评估机构等民营预测单位,都预测“费林”是“超级气旋”,一些媒体甚至把“费林”与2005年重创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相提并论。
不过,印度气象部门虽然发布最高级别的“红色警报”,认为“费林”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热带风暴”,但同时他们也坚持认定“费林”距“超级热带气旋”还差一个等级。事实证明,印度气象局的预测是准确的。据印度官员说,印度气象局预测较准,是因为除了使用卫星云图外,还加上了雷达侦测和海防队的报告。
在“费林”登陆前,大约100万人提前转移避险,堪称“印度史上最大规模的疏散行动”。印度国家灾难管理局发言人特里普蒂·帕鲁尔称,上次转移疏散人数纪录为1990年安德拉邦遭风暴袭击时创下的,“这次人数多得多”。
安德拉邦1990年和2009年遭风暴侵袭时,分别有65万和55万人避险。
奥里萨邦警察主管阿米塔布·塔库尔把低伤亡归功于大量民众及时转移。“财产损失巨大,但生命损失很小。”他说。此次为应对“费林”,印度国家救灾部队派遣28个救援分队分赴受其影响地区展开救援,军方还派遣了18架直升机和两艘军舰在附近地区待命。印度海陆空三军及国防后备力量也已经部署在沿海城市,准备随时投入抢险救灾行动。
美国《纽约时报》称,正是由于风暴来袭前的成功预测,印度政府及时将灾区居民疏散,从而避免大规模的损失。但印度媒体认为,政府此次如此大规模的疏散行动除与严峻的险情预测有关外,也和今年6月印度北部北阿肯德邦大水时,政府防灾、救灾不力而导致约1万人遇难或失踪有关。印度媒体普遍认为那场灾难反映印度中央政府缺乏统一安排部署。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印度此前面临孟加拉湾超级风暴袭击时伤亡严重,1999年,一场中心最高风速达250公里每小时的超级风暴横扫奥里萨邦,导致至少1万人遇难,超百万人流离失所。奥里萨邦首席部长纳文·帕特奈克对媒体表示,今天面对超级风暴时,政府已经将生命的损失“降至最小”。
资料显示,北印度洋超级气旋风暴极具破坏力,过去几十年来,印度、缅甸、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深受其害。2008年,孟加拉湾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南部登陆,导致8万人死亡、5.5万人失踪。据悉,“费林”亦属孟加拉湾强气旋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