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气象服务 气象科普 气象法规 机关党建 交流互动 天气预报

匠心护航东盟“两会” 气象伴奏“大地飞歌”

发布日期:2017-09-18|来源:锡盟气象局

【字体: 【打印】

2017-09-18|

  中国气象报记者 黄姿娜 通讯员 谢宗圣 黄芳 

  9月12日上午,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主题的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两会”)在广西南宁拉开帷幕。

  受弱冷空气影响,开幕式前几小时,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所在的城区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开幕临近,市区转为阴天到多云天气,局地有短时阵雨,对盛会的如期举办未造成不利影响。

  实况与预报吻合。广西气象工作者用准确的预报和周到的服务为盛会献礼。

  倾心献“两会” 打足提前量 

  适逢夏末,南宁天气复杂多变,9月份更是台风活跃期,广西气象工作者片刻不敢松懈。

  早在年初,“两会”工作就已纳入气象部门年度重大活动保障工作重点。在开幕前两个月,《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方案》《2017年“两会”开幕式人工影响天气应急预案》适时出炉,为“两会”气象保障服务打足了提前量。

  7月份以来,气象部门对新一代天气雷达、L波段天气雷达、区域自动气象站等观测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对“两会”气象服务网站的服务信息模块、灾害性天气监测模块和天气预警预报模块进行更新,确保各项技术装备运行正常。

  “建议提前制定应对强降雨、雷电、台风等不利天气的应急预案;做好重要设备和露天活动场所的雷电防护,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户外活动需注意防暑防晒;做好防雾霾准备。”依据多年历史气象资料和预报研判,气象部门对“两会”期间及开闭幕式关键时间点的气候背景、灾害天气影响风险进行了详细的科学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8月2日,2017年第一期“两会”专项气象服务信息《第14届“两会”期间天气风险分析》送达自治区“两会”指挥中心,气象保障服务也随之加快节奏。截至9月12日开幕当天,气象部门共发布“两会”专项服务材料24期。

  预报精细化 服务有底气 

  9月12日下午,距离“两会”重头戏——第19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2017”晚会的时间越来越近,南宁市城区局部却出现了大到暴雨。

  突如其来的大雨让组委会和到场的嘉宾、观众不免忧心。这时,护航历届“两会”的预报队伍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预计未来3小时天气有利于交通出行;预计晚会期间(20时至23时),主城区以多云天气为主,局地有短时阵雨,无强降雨,对晚会举行没有明显不利影响。

  精准的预报离不开得力的预报团队和预报技术的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关键技术研发及试运行,广西精细化格点预报服务创新团队和短时临近预报技术创新团队在今年初步实现了精细化的短临预警。”广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见表示,运用集合预报技术,广西暴雨预报技术创新团队还研发出了本地最优百分位、概率匹配、确定性、集合平均等降水预报产品,以及基于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及自动站等非常规资料的0至6小时短时中尺度变压场强降水预报产品,并在应用中取得显著效益。

  广西气象数据中心、广西气象监测预报中心、广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及广西天气预报服务业务集约化系统、客观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一键式”气象信息发送平台等一系列现代化的服务平台和业务系统,也为气象部门保障“两会”增强了信心。

  不仅如此,“‘南宁气象’官方微信中新建了‘两会天气’栏目,逛展天气早知道。”据南宁市气象局科技服务中心主任郑贤介绍,自9月11日起,“南宁气象”每隔3小时更新一次天气预报信息,通过6分钟刷新一次的分钟级雷达降水预报,可自动定位到场馆并预报两小时内的降雨情况。利用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气象部门还推出“两会”天气预报服务专题,结合气象服务信息、灾害性天气监测模块和天气预警预报模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大家提供方便快捷的气象服务。

  积极走出去 实现“大合唱” 

  “两会”气象保障服务的成功,离不开部门内外的合作联动。中央气象台、广州区域中心的专家给广西气象台和南宁市气象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指导和支持。9月10日至15日,南宁市局与民航广西空管分局加强天气会商,每天固定两次,如遇高影响天气每三小时一次电话天气会商,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技术实力和民航空管部门的专业优势,共同做好“两会”期间南宁市航空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南宁市气象局还主动出击,联合多部门积极做好各项保障服务工作。市气象局与交警部门连线,通过全市“天网”系统实时监测各路段交通情况,在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预警,有力保障城市运行;与市环保局建立空气污染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机制,每天开展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会商,联合发布空气质量预报。

  在气象部门的保障服务下,自治区“两会”指挥中心、南宁市服务“两会”组委会办公室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有关方案,调整相关措施,开幕式和当晚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圆满成功。气象部门多口对接、全程跟进的服务方式,为向四海宾朋展现魅力广西贡献了一份力量。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7年9月18日一版 责任编辑:张林)